行業新聞
2023-05-30
新技術/產品層出不窮
此次SNEC上海光伏展,不少光伏公司都推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和產品。其中最為常見的產品是N型電池,OPCon、HJT、HPBC、鈣鈦礦等新技術產品層出不窮。
隆基綠能、天合光能、正泰新能源、晶澳科技、愛旭股份、英利能源、海泰新能等多家光伏企業,均發布了基于N型TOPCon技術的組件新品,且大部分為雙面雙玻組件。
雙玻組件由兩塊鋼化玻璃、EVA膠膜和太陽能電池片經過層壓機高溫層壓組成復合層,因其衰減低、質保期長,性價比突出等特點,能夠最大程度發揮雙面發電性能的優勢。
新一代技術將推動光伏行業持續降本增效。當前正處于光伏技術新舊迭代的關鍵期,各龍頭都希望搶占先機。推出的新品,都想在轉化效率、成本等指標上力壓對手,但是最終競爭力如何,還有待市場檢驗。
對于買家而言,不同技術路線的選擇,將直接影響終端的成本,這成為它們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。
今年以來,硅料價格處于下行周期,最新成交均價已經降至13萬元/噸左右,和一年前的30萬元/噸高點相比,降幅近60%。上游降價,下游電池、組件等利潤或迎來修復。
在新能源時代,無論是鋰電產業鏈還是光伏產業鏈,都與儲能息息相關。隨著光伏等新能源大規模上馬,電網調節難度增加,儲能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。
在風、光、儲融合發展等背景下,今年的SNEC展會也涌現出眾多帶著儲能產品前來參展的企業。
比亞迪、寧德時代等企業也都在SNEC展會上發布了儲能新品。
國際關注度高
今年的圓桌對話系列中,專門將“全球光伏市場發展與合作”作為主題探討。歐洲太陽能電力協會,阿根廷、菲律賓、法國、德國、巴西等國家的相關光伏、可再生能源協會均出席了圓桌對話。
官方數據顯示,今年參展企業分別來自全球95個國家和地區,其中國際展商比例占30%。基本視野之內都可看到外國人,足以看出此次光伏展會的國際關注度。
中國是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最快、產能最大、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。中國的光伏產能占全球80%以上。
中國光伏協會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中國光伏產品(硅片、電池片、組件)出口總額達143.9億美元,光伏成為中國出口“新三樣”之一。
火爆背后的思考
行業大熱,也會產生弊端,這引發了業內對于企業競爭格局、產能過剩等問題的思考。
業內人士表示,因為技術迭代快,目前投建的產能,未來幾年后就可能是落后產能。過去10多年的產能,現在1年就可以達到,因此產業必然會出現供需之間的不平衡,這將成為行業的巨大挑戰。而當前光伏的產品規格不統一,沒有產業協同,缺乏行業標準化,也容易導致行業形成大量無謂的浪費。
業內人士表示,雖然當前中國光伏行業在國際環境中面臨嚴峻形勢,但中國光伏的發展方向一直是全球化經營、國際化經營,要走出去。企業全球化布局是構建新發展格局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必然要求,這也是光伏行業能夠持續發展,解決產能過剩等非常重要的方向。
聲明:文章中數據、文字、圖片均來自網絡,本公眾號僅做資訊分享;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